中国银行发布2020年末离岸人民币指数(ORI)。结果显示,2020年末中国银行离岸人民币指数(ORI)为1.54%,较2019年末上升0.19个百分点,刷新历史高位。
深圳七部门严查“深房理”违规炒房,释放坚持“房住不炒”的强烈信心。炒房风险不断暴露,炒房绝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房地产调控要持续细化调控措施,提升调控精准度,不断堵住监管漏洞,把调控政策落到实处,真严查,真打击,真处罚。
明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要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度出发,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这为强化平台企业金融监管、规范平台经济竞争秩序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也为平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将引导平台企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本源,更好地把握平台经济发展规律,在守正创新中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乡村振兴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商业银行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破解农村金融服务的难点和痛点,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梳理各上市银行2020年年报信息可以发现,无论是国有大型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服务“三农”领域都在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
货币政策稳不稳,首先看总量。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7.65万亿元,同比增长9.4%。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0.24万亿元。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同比多增5741亿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从规模看,这一数字比去年稍减,但考虑到我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经济逐步恢复,今年专项债仍保持一定支出力度,受到了各方广泛关注。
银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是研判金融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走势一直备受市场关注。从日前陆续披露的上市银行2020年年报可以看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多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出现“双升”,但从一些前瞻性指标看,资产质量却出现向好趋势。
“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为44.3,较上月上升0.2个点。从过去12个月趋势上看,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持续好转,综合成本持续下降。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小额贷款公司从业者说得最多的词就是“尴尬”。被误解为非法放贷公司,尴尬;大众对行业本身有成见,招不来欣赏的应聘者,尴尬;小贷公司究竟是一般工商企业还是金融机构?身份不明,普惠金融机构的配套政策没有充分享受到,十分尴尬!数据显示,从2015年开始,小贷行业的“生长”就已经停滞,2021年以来,不少小贷公司拟被当地认定为“失联”或“空壳”。小额贷款公司到底怎么了?出路在哪里?听听小贷公司从业者的心声。
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下称“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期限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将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延期至2021年底。
不会使用网点里的新型自助智能设备办理业务、看不懂服务项目繁多的手机银行或微信银行、回答不了机器客服发出的多项“指令”……为提升服务质效而生的智能技术,却在悄然成为部分老年人和基本金融服务之间的“数字鸿沟”。
减费让利,无疑是2020年中国银行业的一大亮点。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表率,上市银行为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做了哪些努力?银行“让利于企”,经营如何保持可持续?记者梳理了已披露的多家上市银行2020年年度业绩报告,从中寻找答案。